导读:清朝历史大揭秘:多尔衮作为摄政王撑起半壁江山,为何没有自己称帝?你真的了解多尔衮吗?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。
明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五十二岁的皇太极突然出世,年仅六岁的第九子福临登基继位,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。多尔衮被尊为摄政王,实际掌握朝廷大权。由于顺治皇帝年幼,清廷这一时期的所有大政方略,都出是摄政王多尔衮。
多尔衮在大清最紧要的关头执掌朝政大权,宏才大略、高瞻远瞩,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。乾隆皇帝评价其为“定国开基,成统一之业,阙功最著”,一点也不为过。
多尔衮的历史功绩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应吴三桂所请,听取了洪承畴和范文程的建议,当机立断引兵入关,与吴三桂联手,大败李自成的军队,定都北京,入主中原,为清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;同时派出精兵,乘胜剿灭张自忠和李自成的农民军,讨伐江南的南明残部,在军事上基本统一了全国;二是打着为明朝百姓“复君父之仇”的旗号入关,以天子的礼仪厚葬崇祯皇帝,优待明朝皇室和明朝的各级官员,重用汉臣,赢得了前明官僚和地主阶级的拥护;三是严整军队,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,严令各军“此行除暴救民,灭贼安天下,勿杀无辜,勿掠财物,勿焚庐舍,违者罪”,赢得了民心;四是安抚民众,恢复生产,大力减免明朝原来的各种苛捐杂税,极大地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,激发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,快速恢复生产,有效拯救了原来明朝濒临崩溃的经济和财政。
当然也有些弊政,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:剃发、易服、圈地、占房、投充、逃人。但总体来说,多尔衮是清朝的一位伟大政治家,开创了大清二百多年统治中国的基业。
那么功勋卓著、大权在握的多尔衮,为什么又没有自己登基称帝呢?
有人说多尔衮没有称帝,是因为他没有当皇帝的野心,只想做周公;还有人认为是多尔衮没有儿子,即使当了皇帝,最后还是要将皇位传给顺治。
其实,这两种说都不正确,多尔衮想称帝当皇帝的野心一直都有,而且一直很强烈。如果不想当想皇帝,就不会有当时与皇长子、肃亲王豪格争夺皇位时的剑拔弩张、鱼死网破,就不会有后来强行让顺治皇帝称其为皇父摄政王,就不会有一切礼仪和用度都与皇帝看齐。
多尔衮没有称帝,只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,所谋者远、所虑者深,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,可偏偏上帝不给予他等待时机成熟的生命长度,在摄政八年之后的顺治七年,年仅三十九岁就匆匆而亡。
多尔衮最大的政敌,自然是肃亲王豪格。豪格作为皇太极的皇长子,手握两黄旗,实力强大。多尔衮如果敢公然称帝,第一个反对的必然就是豪格,一定会引发内战。后来,多尔衮虽然暗算了豪格,将其夺爵圈禁,但以鳌拜为首的一帮两黄旗的将领,对皇太极忠心耿耿,多尔衮如称帝,仍然不惜血战。
坚决反对多尔衮称帝的,还有同为辅政大臣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及他背后的镶蓝旗,礼亲王代善以及代善的几个儿子和他们背后的两红旗,这些势力都是坚决的保皇派,都是当时大清朝廷不可轻视的实力人物。如果多尔衮贸然称帝,必然会导致内战,统一中原的大业就无法完成,父兄两代人创下的大清基业可能毁于一旦,大清国最美好的前景将会不再,这是多尔衮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,所不愿看到的,也是不可承受的。
清军入关的精锐,只有区区的十余万军队,要想荡平中原的各种反对势力,必须大量地依靠明朝投降过来的军队,同时要想成功统治中原,开创万世基业,也必须依靠前明的地主阶级和各级官吏。而这些人,投降的对象是大清的皇帝,效忠的人是皇太极和顺治皇帝,他们已经背叛了前明皇帝,绝不可能跟随多尔衮再次背叛清廷的皇帝。这部分人的突出代表人物,就是洪承畴和范文程等人。
还有一部分投降的前明人物,如吴三桂、尚可喜、耿继茂这些人,都是手握重兵,他们并非是诚心投降大清,只是形势所逼,不得已而为之。一旦多尔衮强行称帝,他们一定借机再次反叛,建立自己的割据政权。
孝庄太后,又名大玉儿,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的女儿,皇太极的庄妃,顺治帝的生母,当朝的孝庄皇太后。孝庄极具人格魅力和政治智慧,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。民间传说的,孝庄为保全儿子顺治的帝位,主动以女性的情感来笼络多尔衮,甚至屈身下嫁。这些传言都无证可考,不足全信。
但,孝庄凭借自身杰出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,凭借皇太后的特殊身份,凭借蒙古公主的出身,足以笼络一大批各方政治力量和实力人物,以各种手段和形式,来阻止多尔衮称帝,来延缓多尔衮称帝的步伐,是多尔衮称帝的强大阻力。
多尔衮死后,后快就被顺治帝清算,但他对大清的功绩,却不容抹杀。
导读:从满清的“收继婚”的习俗和多尔衮“皇父摄政王”的名号:孝庄下嫁之谜是极有可能的将其归纳为朝鲜不满清朝的统治,进而用云云方法来“抹黑”清朝,也是有大概的。不过,也有少许人觉得,孝...
2020-10-14 15:24:19还不知道:袁术称帝的读者,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,接着往下看吧~东汉末年,皇权衰微,群雄逐鹿。在众多诸侯中,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。在《三国志》中,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,以...
2020-09-11 11:36:42对刘备杀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非刘氏而王,天下共击之!汉高祖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,刘邦自觉时日无多,遂召集朝廷重臣及吕后杀白马盟誓,定下了非皇...
2020-09-11 11:35:31公元221年,建立蜀汉的刘备在成都称帝,年号章武。公元229年,孙权在武昌称帝,改元黄龙。那么,实力远远强过刘备、孙权的曹操,为什么没有称帝呢?对此,有人可能认为是时机未到,曹操已...
2020-09-04 09:52:07历史上真实的宇文化及是个窝囊废,一句话让李密笑掉大牙,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,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,给大家一个参考。在关于隋唐的演义小说里,宇文化及都是一个重要的反派...
宇文化及 2020-04-27 11:30:47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起,到末代皇帝崇祯止,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,因此科举考试(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高考)从未间断过。在明朝进行“高考”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,留下了许多轶事。现辑录如...
2020-08-05 11:00:55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,她个性坚强,正直聪慧,魄力奇伟,声名不亚于李香君、卞玉京和顾眉生。柳如是名隐,字如是,小字蘼芜,本名杨爱,因读辛弃疾词: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...
2020-08-05 11:00:55才子佳人,别看古代文人墨客最好狎妓享乐,许多名妓备受追捧,冠以“才女”之名。但风月场所的“妓”到底是不入流的玩意儿,没有谁愿意沦落风尘,哪怕成为“才女”。...
2020-08-05 11:00:55导读:朱高煦造反没被杀,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,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。以前读了当年明月的历史,总感觉那里面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,似乎很好分辨,或许这不是,当年明月先生有意为之,只是想让...
2020-08-05 11:00:55导读:明朝末年地图分享,明朝末年战火不断明军惨败,明末疆域丢失了多少?明朝末年战火纷纷,天灾人祸,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明王朝即将退出历史舞台。明朝末年都有哪些内忧外患?明朝末年土地丢失严重...
2020-08-05 11:00:55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,生的威武勇猛,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,现在北周军队当兵,后过渡到大宋,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、保大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、忠武军节度使。琼祖籍燕地,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、冀国公,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。高琼曾
◆武惠妃为什么深得唐玄宗喜爱?从史书中究其原因 ◆司马懿诛杀曹氏宗族五千余人,为何曹操的老部下选择无动于衷? ◆明朝“高考”的哪些趣事儿:加试“体育”,还有人因为名字丢了状元 ◆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,《大秦帝国之天下》为什么改名成了《大秦赋》? ◆一代始皇帝到底有多伟大?都做了哪些贡献? ◆秦始皇陵为何至今不敢挖 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◆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为何只活了18岁?唐代宗生母介绍 ◆柴荣是什么朝代的,为什么能当上皇帝,怎么死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