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汉人一样,北方游牧民族宗室权贵对无上皇权的追逐,对宗族利益的捍卫,同样表现得非常激烈。对他们来说,宗族兄弟、叔侄之间再怎么狗撕猫咬,血腥杀戮,权力交替,那都是自家事儿,属于内部矛盾;一旦有宗族圈子外的外姓人物染指皇权,把持神器,则属于谋朝篡位,大逆不道,宗室权贵必同仇敌忾,全力排外,除之而后快。东晋十六国时期,由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政权就是一个典型。在历史上,西燕政权只存活了短短十一年,却先后有七位帝王走马灯似的轮番上台执政,且均不得善终,其中唯一的一位外姓帝王段随同样死于非命。
段随(?—386年),鲜卑段部人,是西燕政权继慕容冲之后的第三任帝王。关于段随的出身,正史中没有留下多少笔墨,只能从字里行间得知他是燕国贵族,曾随慕容氏起兵反前秦,后成为慕容冲帐下的领军将军。在历史上,鲜卑段氏和鲜卑慕容氏关系密切,如前燕政权奠基者慕容廆的结发妻子、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皇后、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宠妾、后燕武成帝慕容垂的三个老婆、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皇后均出自鲜卑段部。慕容氏与段氏之间这种具有倾向性的的联姻传统,使得鲜卑段氏在慕容帝国举足轻重,段随应该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。
事实上,段随的命运是与慕容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慕容冲是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子,美貌非凡。前燕为前秦所灭后,包括慕容冲在内的众多皇亲宗室被俘迁往关中,成为苻坚的战利品和阶下囚。淝水兵败后,前秦统治不稳,慕容宗室趁乱纷纷反秦,慕容垂、慕容泓分别在河北、关中建立后燕和西燕政权。西燕更始元年(385年)正月,慕容冲以皇太弟的身份继慕容泓之后称帝,不久率众进攻前秦都城长安,先后逼走了苻坚、苻宏父子,以雪当年亡国之恨以及被苻坚鸡奸之仇。在这场由慕容冲发动的惨烈的复仇之战中,段随身先士卒,战功显赫,在国家和军队中的威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也为日后取代慕容冲埋下了伏笔。
攻陷长安后,慕容冲放纵部属大掠,抢遍全城。慕容冲部属多为鲜卑人,不习惯关中的生存环境,且“皆有思归之志”(《资治通鉴》),在洗劫长安掠取金银心满意足后个个归心似箭,都想回到东北、华北的前燕故地,一则与声名远播、实力雄厚的慕容垂汇合,二则与久别的家人团聚。然而,慕容冲却“果据长安,乐之忘归,且以慕容垂威名夙著,跨据山东,惮不敢进,课农筑室,为久安之计”,大有乐不思蜀之意,最终导致“众咸怨之”(《魏书》)。慕容冲曾在长安客居十多年,目睹了长安的繁华和富贵,贪图长安的安逸和温柔,又因畏惧叔叔慕容垂的强大,担心东归后起冲突自己帝位不保,故不想也不敢回到鲜卑故地。
众人想东归,皇帝想留下,君臣之间的分歧和矛盾由此而起。《左传》云:“以欲从人,则可;以人从欲,鲜济。”意思是说,使自己的欲望服从众人,就可望有成;让众人服从自己的欲望,则少有成功。慕容冲为了一己之私,一己之欲,不顾众人意愿,不顾人心所向,势必会引起鲜卑众将士的怨恨和反感。再者,慕容冲入据长安后,怡然自得,贪图享乐,渐即淫荒,赏罚不均,号令不明,“惟与左仆射慕容恒、右仆射慕容永协图政事,但也不甚信用,遂致群怨交集,众叛亲离”(《两晋演义》),因而军心思变,包括段随、左将军韩延在内的诸多将领也心存芥蒂。此时的西燕政权表面上风平浪静,实则暗流涌动,政局不稳。
作为一名领军将领,段随虽然心里对慕容冲有所不满,但还不至于到冒天下之大不韪弑主自立的程度,而韩延的说辞和教唆无疑点燃了其欲望之火。韩延与段随素来交好,且多年来同为战场上出生入死、互为援手的将领,个人关系和工作关系都十分密切,经过一番权衡利弊的商讨后,二人一拍即合,最终成为杀掉慕容冲的两大主谋。韩延之所以能激活段随篡逆之心,在于段随的战功太大太多,有像当年韩信、彭越那样的功高震主、兔死狗烹之危;而韩延也想利用拥立段随即位之功在政治上捞取好处。韩延的鼓动,既成就了段随,也毁了段随。
关于韩、段二人密谋之事,正史中不见记载,而《两晋演义》中讲述颇详,“将军韩延等,因众心未悦,即与前将军段随商议道:‘今主上骄侈日甚,臣民不安,如何而可?我与将军百战疆场,才得关中,怎堪令庸主败坏呢!’段随道:‘据君意见,应该如何处置?’韩延附耳说了两语,随只是摇头。延变色道:‘将军如不见信,恐难免灭族了!’随不觉失惊,延说道:‘韩信彭越,功高天下,尚且被诛,试问将军能如韩彭么?’随听此一语,也觉动心,因即依延计,乘夜行事。”更始二年(386年)二月的一天晚上,韩延等人突然发动政变,将正在皇宫饮酒作乐、醉生梦死的慕容冲杀害,拥立段随为燕王,改元昌平,祈祥和之意。
段随虽未正式称帝,然他登御座、受廷拜、主朝政,实为一代帝王。慕容冲之被杀,段随之即位,引起了西燕政坛的轩然大波。其一,段随是弑主而立,属于以下犯上,抢班夺权,谋朝篡位;其二,段随是慕容氏外戚远支,属于外人行列,取代慕容冲名不正且言不顺;其三,段随虽有一定地位,有显赫战功,但其威望和实力远不足以震慑慕容部众;其四,段随即位后,并没有代表鲜卑将士的意愿,没有顺应民意率众东归,而是像其前任慕容冲那样驻守长安,让一心返回老家的众将士们大失所望。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,导致了段随不久后被废杀。
代表鲜卑慕容家族利益的慕容恒、慕容永等宗室近支虽无显声望和大才干,也曾一度迫于形势向窃取统治权的段随俯首称臣,但内心有一百个不满。出于“神器业重,不可令他人取之”(《晋书》)的大道理、大原则,慕容恒、慕容永对段随主政西燕自然不肯坐视不管,也不甘心让这个外人霸据成业,安然称王,对段随不过是阳奉阴违,伺机诛杀。为了维护宗室利益,为了得以顺利东归,二人经过密谋后,于当年三月的一天率所部亲信袭杀段随,废黜其帝王尊号,并诛杀韩延等人,段随势力被一网打尽。从被拥立到被废杀,段随前后主政西燕不足两个月,死后没有谥号,没有庙号,葬处不明,史称西燕王,也称西燕废帝。
自古以来,宗族观念在君权制度下早已根深蒂固,入主中原被同化后的鲜卑慕容氏也不例外。部下篡位,外人当国,除非有强大的实力和手段才能站得稳脚,压得住阵,笼得住人,服得了众,否则必被排斥,必被暗算,难逃短命而亡的厄运。得之其幸,失之其命。段随非慕容氏,其以部下和外人身份弑主自立,又不能以将士的意愿来主导自己的决策和行动,不可避免地成为西燕慕容宗族的眼中钉、肉中刺,段随之被废杀就是这个道理的实例诠释。段随死后,慕容恒、慕容永推立宜都王慕容恒之子慕容顗为主,旋即率领四十万鲜卑军民东归。(刘秉光)
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五代十国的沙陀人地位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自从匈奴人崛起于蒙古高原后,中国的天下就不再只是汉人的天下了,数千年来各大少数民族轮番登台各...
2020-07-24 16:44:17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过哪些动乱?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最乱的时期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魏晋南北朝,也称三国两晋南北朝。这段历史从公元222年孙权称王至589年隋灭...
2020-07-16 09:11:33与汉人一样,北方游牧民族宗室权贵对无上皇权的追逐,对宗族利益的捍卫,同样表现得非常激烈。...
2020-07-16 09:11:33读《南齐书·明帝本纪》多次,其中有两句话历历在目,不禁让笔者对萧鸾这个皇帝又敬又恨,一句话是“帝明审有吏才,持法无所借;制御亲幸,臣下肃清”,另一句话是“(帝)性猜忌多虑,故亟行诛...
2020-07-16 09:11:33魏晋时期,国家政权更替频繁,思想自由开放。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,文学、思想、美术、书法、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。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,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...
2020-07-16 09:11:33对陈霸先传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陈武帝陈霸先,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。据说他身高七尺五寸,额头隆起,手长过膝,有帝王之相。陈霸先一开始在乡为里...
2020-07-16 09:11:33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,生的威武勇猛,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,现在北周军队当兵,后过渡到大宋,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、保大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、忠武军节度使。琼祖籍燕地,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、冀国公,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。高琼曾
◆武惠妃为什么深得唐玄宗喜爱?从史书中究其原因 ◆司马懿诛杀曹氏宗族五千余人,为何曹操的老部下选择无动于衷? ◆明朝“高考”的哪些趣事儿:加试“体育”,还有人因为名字丢了状元 ◆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,《大秦帝国之天下》为什么改名成了《大秦赋》? ◆一代始皇帝到底有多伟大?都做了哪些贡献? ◆秦始皇陵为何至今不敢挖 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◆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为何只活了18岁?唐代宗生母介绍 ◆柴荣是什么朝代的,为什么能当上皇帝,怎么死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