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张之洞的《劝学篇》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多数人支持?
戊戌维新这段时间,张之洞的个人经历和诉求非常的奇怪,自己将得意门生作为了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,但是自己又和康梁保持一定的距离。
坦白讲,从张之洞《劝学篇》问世后,这个一直就是非常引人注目。戊戌政变未发生时,光绪对此评价颇高,官僚们更是应者众多。就算是那些参与到戊戌变法的人中,对《劝学篇》也是有些好评,这也算是历史的吊诡。
事实上,在当时的环境下,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现实,完全搞资本主义,所以康梁的思考,其实也值得商榷,在此基础上,张之洞所提“中体西用”,实际上得到了多数知识分子阶层的认可,这也毋庸讳言。
那么,从这些角度来看张之洞,那这是一个典型的投机者,这并不代表是一个贬义词,在当时的环境下,究竟做出如何的选择,确实很伤脑筋。但是张之洞后来的人生选择颇为奇妙,直至最近十年学术界提出张之洞的“帝王梦”,才有所理解。
但是,这样的境况,其实也是张之洞的正常反应。晚清满汉的内在冲突,实际上对这些位居高层的汉族官僚而言,实际上存在着很多风险。如何自保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存技能,同时怎样将利益最大化,更为关键。
所以,我对不少学者提到张之洞有帝王梦的说法,完全是认可的,因为张之洞这样的思考,完全符合他的利益诉求。
1872年,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后,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,为了培养人才,改变朝廷的局势,李鸿章提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,这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统治来说,是一个重大得到决策,一旦同意,就是要接受西...
慈禧 2020-08-28 17:22:34和珅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,在乾隆的庇佑下肆无忌惮,搜敛了无尽家财。乾隆活着的时候,和珅曾数次闯祸,犯了许多大错,然而,皇帝却偏爱这位“脑满肠肥”的精明家伙,始终没将其定罪。嘉庆登基...
2020-08-28 17:22:34嘉庆皇帝是清朝第七位皇帝,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,后改“永”作“颙”。清朝规定,只是在《实录》、《玉牒》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(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)。清帝名字避讳,从康熙帝开始。...
2020-08-28 17:22:34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历史人物是非常出名的“乾隆”他儿子,“嘉庆”,也叫永琰,他是清朝的第七个继承皇位的,也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,年号是“嘉庆”,他的母亲是“孝仪纯皇后”,他是皇帝秘...
2020-08-28 17:22:34大贪官和珅最大的失误是什么?和珅最大的失误,也是最致命的失误,“没想过大靠山乾隆死了我怎么办。”和珅的失误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,被抄家不说,最后还丢了命。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,太上皇乾...
2020-08-28 17:22:34高琼是北宋时期大将,生的威武勇猛,所以少年时代就离家从军,现在北周军队当兵,后过渡到大宋,在宋朝历龙直指挥使、保大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、忠武军节度使。琼祖籍燕地,父亲高乾追赠为尚书令、冀国公,高家在五代的时候迁居到后来的居住地亳州蒙城。高琼曾
◆武惠妃为什么深得唐玄宗喜爱?从史书中究其原因 ◆司马懿诛杀曹氏宗族五千余人,为何曹操的老部下选择无动于衷? ◆明朝“高考”的哪些趣事儿:加试“体育”,还有人因为名字丢了状元 ◆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,《大秦帝国之天下》为什么改名成了《大秦赋》? ◆一代始皇帝到底有多伟大?都做了哪些贡献? ◆秦始皇陵为何至今不敢挖 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◆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为何只活了18岁?唐代宗生母介绍 ◆柴荣是什么朝代的,为什么能当上皇帝,怎么死的